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“空心化”严重
发布日期:2017年03月08日
央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(记者刘源源)目前,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出现“空心化”情况。大量学生到城镇学校就读,导致城镇学校“拥挤”,而乡村学校“空校”。
来自吉林的全国政协委员秦和,近期就农村义务教育学校“空心化”问题进行了调研。她在调查中发现,目前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大量学生到城镇学校就读,导致城镇学校“拥挤”,集中体现为大班额问题。同时,许多乡村学校在校生迅速递减,有的地方甚至出现“空校”现象,也就是“空心化”。这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。一些农村地区不仅老校“空心化”,新建校也面临“人去楼空”,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。
秦和委员认为,农村义务教育学校“空心化”和我国城镇化进程几乎同步,但近年来日趋严重。农村学校“空心化”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直接的,也是深远的。直接效应来看,不仅导致教育资源巨大浪费,还造成农村学生上学的极大不便,加重农民的教育负担,给城镇教育资源供给带来压力;从长远影响看,学校“空心化”,将逐步导致大量人口迁出乡村,导致乡村整体凋敝。
秦和委员说:“长期以来,学校在乡村的存在,也是乡村的希望所在。如果没有学校、没有读书声的乡村,将是多么沉闷、乏味。的城镇化进程,如果不能避免乡村凋敝,将是难以承受的代价。”
秦和委员分析了农村学校“空心化”的原因。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:一是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带来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,客观上减少了乡村学校的生源。二是一些地方乡村学校建设规划与城镇化进程脱节,没有提前预见到人口流动对生源的影响。三是许多地方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普遍不高,不少农村家庭为选择有基本质量保障的教育,不得不送孩子到城镇学校就读。近年的研究显示,厌学已成为一些地方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。这正好与第三个方面的原因形成印证。
秦和委员认为,乡村学校“空心化”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。一旦成势,想扭转将付出巨大代价。她说:“解决这一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。”她认为破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“空心化”难题,不能就教育看教育,要立足工业化、城镇化的大背景,将乡村教育置于乡村建设的大视野下进行思考和谋划,从根本计,从长远计。